当代建筑评论的新视野———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
发布时间 2006-5-29 11:51:20

一、当代建筑评论与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价值观

建筑评论是以价值判断、价值取向和引导为核心的建筑文化活动。建筑价值观或建筑观念是建筑评论的基石,评论必须基于一定的价值观及其评价标准、原则和尺度。缺乏明确的价值观和正确的价值取向,就不会有合理的批评原则、批评尺度和标准,也就不可能对创作设计表明赞成、肯定、支持与否,更不可能正确地启发、引导创作设计实践,因而也就失去了评论存在的意义。古今中外的建筑观是不断地随着社会发展而演化和进步的,且呈现多元共存的发展态势,人们也曾从多种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探索建筑的基本理论和相应的评价标准,如“适用、坚固、美观”的经典性建筑价值准则,建筑的古典艺术审美标准,建筑的实用功能和技术经济标准,建筑的社会性和时代性标准,建筑的文化和人文主义标准,建筑的空间、形式和环境艺术标准等等,总之,建筑价值观的多元化、建筑理论的丰富、建筑学说的百家争鸣,尤其是建筑创作设计的繁荣和多元化探索,为建筑评论展示了广阔的天地,但无论如何,我们不能忽视建筑所承担的社会和时代责任,不能迷失建筑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杰出的评论最可贵之处就在于能够把握时代建筑创作设计的主旋律。

众所周知,环境与发展是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可持续发展”作为当代人类社会的发展战略已被世界各国所公认并成为人类共同的抉择,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性紧迫而艰巨的任务。建筑作为人工空间环境的创造,与自然生态环境密不可分,正如以“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国际建协第18次代表大会发表的《芝加哥宣言》所指出的:“建筑及其建成环境在人类对自然环境及其生活质量的影响中起着重要作用;符合可持续发展原理的设计需要对资源和能源的使用效率,对健康影响、材料选择,对生态及社会敏感反应的土地利用,以及一种能起到鼓舞和肯定及培育作用的美学灵敏性等方面进行综合的思考。”在北京召开的国际建协第20届世界建筑师大会中,同样把“21世纪建筑与环境”作为重要议题之一,《北京宪章》更强调要“正视生态困境,加强生态意识”,号召全世界的建筑师把环境与社会的持续发展作为其职业实践的责任和工作核心。由此可见,探索可持续发展之路已成为当代和21世纪建筑发展的主导方向和建筑文化的主流,确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观,探求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理论及其创作设计方法,研究开发可持续发展的建筑技术将成为当代和21世纪建筑文化活动的重要内容。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观不仅应作为建筑创作设计的基本指导思想,而且应成为建筑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并为建筑的功能、空间、形式、技术、经济、文化和艺术注入新的内涵,同时极大地拓展建筑理论探索和创作设计的领域,因而也相应地为建筑评论拓展了崭新的视野。是否有利于人的生存和生活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将成为衡量人类一切建筑活动的基本原则之一。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观将成为建筑评论的基本价值取向,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创作原则也应成为建筑评论的重要标准;而当代建筑评论在确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观和创作设计原则,在探讨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理论和方法,在引导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创作设计实践、开拓思路、激发灵感、启迪智慧、交流经验等方面都应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的基本原则和标准

明确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的基本原理,并把握相应的评念原则和标准,是开展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评论活动的关键。所谓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就是以“可持续发展”作为建筑发展的战略目标,并作为一切建筑实践的基本指导原则,而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建筑理论、建筑创作设计、建筑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以及建筑管理法规和运行体制等等都可称之为“可持续发展的建筑”,“绿色建筑”正是对“可持续发展建筑”概括而形象的称呼,其实质是“生态健康的建筑”。绿色是自然、生命和生机的象征,意味着成长和发展,绿色建筑就是以生态学的科学原理指导建筑实践,创造人工与自然相互协调、良性循环、有机统一的建筑空间环境,其基本原则和评价标准可简要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的原则建筑及其建成环境要与自然环境协调共生;要尽可能减少人工环境对自然生态平衡的负面影响;人工环境要与自然环境有机结合。

(2)节约资源和能源、高效利用的原则建筑的规划设计、施工建造、使用运行和管理维护等一切建筑活动应尽可能节约自然资源和能源消耗;提倡经济、合理、实用、高效,反对铺张、浪费和奢侈;采用人工与自然相结合、现代高新技术与传统适用技术相结合、行政干预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方式,最大限度地提高建筑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

(3)健康卫生、无废无污的原则建筑及其建成环境要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避免或减少环境污染,应采用无毒、无害、环保型绿色建材,采用耐久性的、可循环、重复利用的材料;尽可能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地冷等自然清洁能源;应设置水循环利用系统和固体垃圾、废物的收集、回收和处理系统等;大力发展立体绿化,充分发挥园林绿化保护和改善建筑环境的作用,满足现代人回归自然的心理渴望。

(4)灵活开放,适应发展的原则建筑的空间和使用功能应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要求建筑空间应具有包容性,功能应具有综合性,使用应具有灵活性和适应性以及易于发展的可扩展性,从而使建筑的使用功能具有与其物质结构的耐久性相适应的持久生命力,不仅能很好地满足其当前的使用要求,而且应避免建筑物因其功能失效而大量、频繁地拆除重建,使建筑具有潜在而巨大的节能、节材、节约资金以及减少生产和施工对环境的污染等综合效益。应把建筑及其规划设计当做一个持续不断的动态生长过程,要有预见性地研究建筑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要做到近期规划与长远规划相结合,为扩建和改造留有余地,提倡“弹性设计”、“预留设计”和“潜伏设计”等,优先采用具有灵活性和可变性的建筑结构和设备系统;发展模块化、标准化、易于维护、更新的建筑设备和部件等。

(5)生态建筑文化和美学艺术的原则绿色建筑应以其独特的建筑技术和艺术方式表达现代生态文化的内涵和审美意识,创造自然健康、亲切舒适、生机勃勃、丰富多彩、具有传统和地方文化意韵和现代气息的建筑环境艺术。

三、绿色建筑评论的侧重点提示

当代绿色建筑评论必须以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观为基本的价值取向,以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的基本原理、原则为主要评价标准,以建筑的生态环境理论和创作设计实践为主要侧重点,去审视、探讨、论证和评价建筑理论、建筑师的创作设计思想、方法和作品,以及建筑技术、建筑艺术和建筑管理等建筑活动的各个层次和各个方面。例如:

———当代人类面临的生态环境危机和有关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观念、政策纲领、行动措施以及建筑学为适应时代要求积极探寻人居建筑环境可持续发展之路的紧迫性。

———人与自然环境共生的哲学观在建筑理论中的主导地位;生态建筑理论对当代以及未来建筑创作设计的指导作用。

———建筑师肩负的保护环境、改善生态,为人类创造健康、舒适、优美生活环境的社会责任及其职业道德;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筑师如何更好地履行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职责。

———建筑师从事绿色建筑规划和创作设计职业实践能力的教育和培训;与生态、环境、能源等相关的学科理论和知识在绿色建筑规划、创作设计中的综合应用。

———“绿色建筑”的理论体系、设计原理和方法;绿色建筑的主要特征和标准

———建筑形态特征与其所处的特定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具有地方传统文化特色的建筑所蕴含的自然生态原理。

———遵循气候的建筑设计原理、方法和技巧;节地、节材、节能的建筑设计原理、方法和技巧。

———绿色建筑技术,如绿色建材技术;太阳能建筑技术;自然与人工相结合的建筑环境调控技术;节能建筑设备技术;太阳能、风能发电技术;建筑节水、中水循环利用、雨水收集利用技术等;居住区生活垃圾收集、处理技术;智能化绿色建筑环境控制技术等。

———园林绿化对改善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功能效益;现代城市建筑空间环境中的立体绿化。

———生态建筑文化艺术;绿色建筑美的创造与鉴赏。

———绿色生态建筑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综合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

总之,可持续发展观促使建筑观的变革,为建筑的理论探索和创作设计实践开辟了新的天地,也相应拓展了建筑评论的视野。当代建筑评论应积极发挥其作为创作设计实践的信息反馈和自律机制以及基于创作设计实践评价的理论探索优势,把握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更多地关注绿色建筑理论的探索和创作设计实践,突出绿色建筑评论在整个建筑评论活动中的地位,从而对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人居环境创造起到更加积极的促进和引导作用。